首页 > 信息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关于湖北省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的函

  • 收藏
  • 打印
  • 字小-
  • 字大+
日期:2024-05-24 访问次数:1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城)建局,各有关单位和专家:

根据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湖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鄂市监标函〔2022〕134 号),由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湖北省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稿。

现将该标准《征求意见稿》(附件1)发给你们,请各地和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对该稿内容进行全面、仔细审阅,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填写《征求意见表》(附件2),并于2024年5月30日前函寄或电子邮件反馈。

联系人:黄万军

联系电话:027-84466667

邮箱:1248182765@qq.com

邮寄单位: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邮寄地址: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北路682号汉阳市政建设大厦

邮编:430050

附件:1.湖北省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2.湖北省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表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4年4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应用北斗系统是建筑行业发展规划的明确要求。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建设“北斗”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智慧感知、分析和预警是推行智慧市政的基础,从而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应急的目的。但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的相关规范和标准,颁布的类似领域,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行业相关的规范、标准或规程对北斗监测技术只有部分章节零星的内容或完全没有内容提及,且为定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而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较深的相关规范,主要应用于车辆、船舶等机械设备定位导航,对于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未有涉及。因此,我们在房屋建筑户及市政基础设施方面监测方面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数十年建国内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监测技术经验,在内容上引入北斗监测技术,方法上更注重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发掘研究并形成自己的北斗监测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填补目前没有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相关地标的空白。

本次《规范》由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由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进行编制,旨在对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在北斗监测应用领域的实施细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的北斗监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规范》分为6个章节,1至3章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符号,第4章为基本规定,第5章为北斗监测技术内容,第6章为结构物监测要点。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总结数十年建国内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监测技术经验,在内容上引入北斗监测技术,方法上更注重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吸纳了该领域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参考有关国内其他省份地方标准,并征求了湖北省有关勘察、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管理等单位的意见,使我们的《规范》与相关文件保持一定程度的衔接和统一。

目前,《规范》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报请省住建厅予以挂网征求意见,我们也已将《规范》征求意见稿发给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下一步将按照《规范》编制要求做好意见征集和报审工作。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4月12日

相关附件:

湖北省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湖北省地方标准《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北斗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表.doc

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版权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机采招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中机采招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中机采招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关注App
关注App
QQ客服
返回顶部